5月26日,在英国最大连锁书店Waterstone网站上,贴出了《A Bond Undone》的预售本,这是中国畅销书《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射雕》)英译本的第二卷。该书计划明年初面向全球发行,即使还要等上半年,但已有读者迫不及待地将其加入了购物车。
近日,关于《射雕》英译本第一卷《英雄诞生》“走红”欧美市场的讨论不断发酵,人们除了思考“海外金庸热”出现的原因,也对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地位抱以期盼。
然而,一组数据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现实处境:中国作家协会有注册会员作家7000多人,全国网络作家超过10万人,但有作品被译介到国外的作家仅有200多人,作品在国外有影响力的不多。这次金庸作品《射雕》打了个“翻身仗”,将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启示1
再创作需要灵活性
“在《英雄诞生》面世之前,确实有不少言论是持怀疑态度的”,负责金庸武侠版权运营的广州市朗声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群坦言,金庸作品无论是语言还是知识体系,都有着极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要用英文原汁原味地翻译出来,并让西方读者理解,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加上曾经有几部金庸作品在海外遇冷,也让不少译者却步。”
译者安娜·霍姆伍德认为,最重要的是译文能否让英文读者被书中的情绪和人物所吸引、被超凡脱俗的武术所震撼,能否将书中的阴谋诡计翻译得扣人心弦。“为了文字流畅、易懂,不一定非死抠字眼,逐字硬译,一场恶斗的描述最好一气呵成。”安娜说,“最糟糕的是你把每个字都翻译准确了,但读起来却毫无生趣,那就失去了文学翻译的意义。”
面对种种说辞,安娜回应,人们认为金庸的世界对于英文读者来说,异域风味太浓了,不好翻译。但这个故事里的爱、忠诚、荣耀、对腐败官府和入侵者的抗争又是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的。不译,才是最大的损失。
事实上,不管是亚马逊,还是美国版“知乎”Reddit的讨论平台,许多读者都给该书打了高分。有读者如此描述他们的阅读体验:“读这本书时有一种超然的感觉,更像是在讲述历史,而不是讲述一个故事。”“这里有不可思议的战斗场面和各种武侠特技,人物兼具非凡的勇气和神奇的魔法。《英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荒谬的,但不知为什么,又如此令人着迷。”
“从很多西方读者的阅读反馈来看,安娜的翻译是成功的,许多人表示看完第一部意犹未尽,很期待《射雕》的后续翻译。”第二卷译者张菁也认为,翻译《射雕》首先得明确它是一本小说,小说就该有小说的节奏,让人读得懂而且产生追看的欲望。
“所以不能太严肃,不能一开始就筑起高墙,不能让读者一看便丧失‘食欲’。要先把他们引进门,让他们沉迷其中,慢慢爱上金庸的武侠和江湖。”张菁举例说,比如原著第一章说书人交代宋高宗昏庸、岳飞遭秦桧陷害的大段历史背景,在英译本中就缩短了很多。之所以这样铺陈,是因为西方读者并非现成的“金迷”,他们翻开书之前对中国历史、武侠文化可能一无所知。假如一打开书就是大段的注解和历史陈述,很难让他们看下去的。“读者不想看,就无法爱上这个江湖,更别说了解中国历史了。所以,译本得先吊起他们的胃口,让他们有阅读的快感。”
在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经典译林第一版《小妇人》译者刘春英看来,包括金庸作品在内的不少中国当代文学在华语世界畅销,但在西方文学世界受冷的“文化逆差”现象,其中高质量翻译的缺失是最大的原因。她评价,“《射雕》英译本不去‘逐字硬译’,而是更强调故事情节的推进和‘传神达意’,无疑是值得借鉴的做法。”
中山大学原外语学院兼翻译学院院长、翻译学院学术顾问王宾教授也指出,金庸作品从主题、故事情节到语言都是地道中国货,用另一种语言,尤其是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去翻译时,要保留这些特性,需要灵活性的再创作。
启示2
可以尝试“中外合译”
当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敲定出版由安娜翻译的《英雄诞生》时,有不少学者纷纷打听这位“80后”师承何方。尽管安娜曾在牛津大学读历史学专业,但直到10余年前才独自到中国游学。她从古典文学入手后,经朋友推荐,买下自己的第一本金庸作品——《鹿鼎记》,由此迷上武侠。金庸善于在虚构的武侠世界里表达自己的价值观,让安娜感到有趣。也正是兴趣使然,她萌生了把金庸作品带到西方世界的想法。
无独有偶,风靡美国的中国科幻小说《三体》也是借由民间力量主动翻译并进行海外推广的。
记者在世界最大的读者网站Goodreads上统计,自《三体》英文版2014年年底面世至今,各个国家、地区的读者就一直在讨论。至今,将近4年时间共有62817名读者关注《三体》,给出5分的有22370人,占比35%;给出4分的有24935人,占比39%,这表明有74%的读者喜欢这本书。其中有7750个读者撰写了书评,当中对《三体》的科幻想象力及翻译给予了高分评级。
“《三体》的英文译者刘宇昆是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科幻小说作家,十分熟悉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他的译文为《三体》加分不少。”类似这样的书评在欧美重要期刊上多有提到。中国文学早前主要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外译介:一是汉学家主动译入,翻译中国的文学作品;二是中国政府机构对外翻译,推介中国文学。
“由政府机构支持的翻译项目在经济层面上有着天然优势,但是也存在异域读者群数量少、丛书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董晓波、胡波等学者建议,民间力量主动参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和推广,多是出于自我发展和相互交流的需要,并采取市场运作的模式。中国文学要“走出去”,在政府单方“自选、自译、自推”的译介模式基础上,还可积极联合国外广大从事中译外工作的汉学家、翻译家,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
“能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得‘信、达、雅’很难,中国译者对外国文化氛围、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的掌握大多不尽如人意,而国外译者中能够精确把握中文的人也很稀缺。”刘春英说,近年来国际上知名度比较高的英译者要么母语是译入语,要么是中外合作。中国文学走出去可以尝试“中外合译”的方法,即,先由中国的译者翻译达到“信”,在此基础上由外国译者来实现“达、雅”;或者中外译者共同讨论完成。
除了翻译人才外,近年来散落在全球各地的网文翻译组也逐渐进入了公众视野。
以Wuxiaworld、Gravity Tales等网站为代表,目前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网站已有上百家,译者多为华裔或汉语学习者。“可读性强又通俗易懂的网络文学,成为他们阅读兴趣的起点、翻译传播的重点,而这些汉译外的作品也是西方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门窗。”华南理工大学传播学副教授黄桂萍说。
启示3
不同文化平等交流
在不少学者看来,金庸作品蕴含了大量的中国历史、文化习俗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集合,而在西方国家,有不少读者对中国的武术、功夫电影有浓厚兴趣,这些都是译本受青睐的重要原因。张菁由衷地说,很荣幸能参与翻译《射雕》英文版,希望能借助充满想象力的武侠小说,传播中国古典文化。
人们从近年莫言获诺奖、阎连科获卡夫卡文学奖、刘慈欣《三体》英文版入围美国“星云奖”,再到《英雄诞生》的叫好又叫座,对中国文学在世界中的地位抱以希望,期待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小说得到世界关注。
“翻译作品能否被接纳,与当地受众的期待视野有密切关系,这样的期待视野则受过去的历史记忆所影响。”王宾说,他们所向往的“中国优秀文化”主要集中在“中国菜”和“中国功夫”上,与“功夫”有关的文学、影视作品是较为容易“走出去”的。“要把‘走出去’的道路拓宽,就需要我们增加新的‘历史记忆’。”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讲述”。不少学者均认为,不仅仅是文学或者文化圈,而是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在与中国发生着联系,使得各个领域都更重视中国文化。“比如,当前逆全球化浪潮兴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文化中的侠义精神有可能让其他国家充满期待,也能促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黄桂萍说。
“此外,有些观念也需要改变。”刘春英也指出,“我们在面对世界时经常出现两极:要么过于自负,要么过于自卑。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平等心态很重要,不能因为取得成绩而膨胀,也不能因为还有差距而自卑,要让不同文化平等友善地交流。”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