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英国人谈论天气的说话规则

互惠原则

Jeremy Paxman很不理解,为什么他在布拉克内尔气象局门口碰到的那位“中年金发女性”,忽然对他来了一句“哦,有点冷吧?” 这一莫名其妙的言行,被他看做一种典型的英式“无休止天气惊诧综合症”。其实,“哦,有点冷吗?” 这句问话,就像“天气不错,不是吗?”之类的话一样,只是一种英国式攀谈方式,意思是说,“我想跟你聊天,你想聊吗?” 或者说,只是另一种打招呼说“你好” 的方式而已。那位没被Paxman正眼相看的女性,充其量也就是想与他结识聊天,而且未必想深聊长聊,只是一种相互结识、相互招呼的好意。根据英式聊“天”潜规则,Paxman只需要给予“嗯,是的,确实挺冷。” 或者其他类似的毫无意义的仪式性反馈,回应一点儿“是的,我愿意与你聊天或打招呼”的善意,也就足够了。而Paxman当时什么也没做,这时的他便小小地违背了一次英式礼仪,他传递的是相反的相当粗鲁的意思:“不,我不想与你打招呼。”(不过,这也不算是什么大的过失,隐私规则和沉默规则都高于这一条天气互惠规则:从来不曾有任何规则强制人们与陌生人说话。)

我们曾经在社交中拥有比天气更多的问候选项。过去,有一句话叫“How do you do?” 你必须很滑稽地以一句同样的“How do you do?” 作为回答。现在这个问候已被人为十分古老,不再是所有人都适用的标准问好方式了。所以,如今人们口中的“天气不错,不是吗?” 之类的话,其实也应当以同样的角度来理解,它的意思无非是说:“你好吗?” 不是一个真正的关于健康或心智的问题,而“天气不错,不是吗?” 也同样不是一个纯粹关于天气的问题。

对天气的评论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者说,用的是一种逼问式的语调),其奥秘就在于,它确实需要一种回应 —— 但关键在于善意的回馈与互惠,而不是回应的内容。任何对天气的逼问式探询均意在挑起一个谈话,任何嘟囔不清的回答(甚至是完全的重复,比如“是啊,不是吗?”之类)都属于完全合格的回答。英式谈天仪式往往听起来很像问答授课法,又像教堂里牧师和信众的祈祷:“主啊,怜悯我们吧。” “主啊,怜悯我们吧。” “冷吧,不是吗?” “是的,不是吗?” 呵呵,是不是很像?

所有的关于天气的英式谈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特定的韵律模式,尽管有时也会不太明显,但作为人类学家,我必能在第一时间找出其中“仪式性”地成分。还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天气谈话仿佛精心设计的舞蹈动作一般,根据不成文的但是普遍接受的规则行事。

语境原则

这是一项涉及何时何地使用天气谈话的重要规则。曾有作者声称,英国人整天谈论天气,称这是一种国家感情和民族爱好,这一论断未免过于武断:事实上,谈论天气须在三种特定语境下进行。可以用于:

  • 简单招呼;
  • 挑起话头,打破沉默,引出其他话题;
  • 一旦出现尴尬局面,或者其他话题难以为继时,用来“打发时间” 、“填补尴尬”或是“转移焦点” 。

我承认,这一规则允许大量的天气谈话,所以看起来我们谈论的其他话题相对较少。典型的英语对话大多会谈论天气打个招呼,然后推进到以天气为主题的破冰谈话,算是挑起话头,然后再每次遇到习惯性的冷场时,又会以天气为托词,神侃一番。所以许多外国人,甚至许多英国评论家,都认为我们沉醉在天气话题中,就显得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我不认为我们对天气本身的兴趣有多足。选择天气担当重任,成为重要的社会交流功能代码,这绝不是某个人独裁命令就能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Jeremy Paxman 也是对的:英国天气变化多端,难以预测的性质确实就为社会交往提供了最好的催化剂。如果天气不是如此多变,我们可能就会选择其他介质去传播社会信息了。

但是,Paxman和其他人认为天气谈话证明了英国人对天气又巨大的热情时,他们犯了与早起人类学家同样的错误,当时的人类学家认为某种动物或之物被选为“图腾”,是因为该部落的人对于这只特定的动物或植物十分崇拜和敬仰。事实上,正如列维 —— 斯特劳斯最终评论的那样,图腾只是规范社会架构和关系的某种符号。一个部族拥有黑鹦鹉作图腾,并非黑鹦鹉本身有什么神奇魅力,只不过是因为另一个部族用了白鹦鹉,他们必须与之区别开来同时又保持联系。现在,选择鹦鹉一点儿都不是随意的:图腾一般来讲用的是人们熟悉的当地动物或植物,而不是抽象符号。所以,选择图腾就不是一种武断的决定,可不像分配“你在红队,我们就在蓝队”那样随心所欲;图腾总是取材于人们熟悉的自然界,将实物当作表达或界定社会生活的符号。

同意规则

天气,在所有英国的自然事件中,显然非常适合作为聊天催化剂,所以英国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话题:多变而诡异的天气使我们总有新鲜东西可聊,可奇,可猜,可怨,或者,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天气问题上找到了一致性。天气谈话带出另一项英式谈话中的重要准则:总是同意。匈牙利戏剧家乔治 米凯什就注意到这一准则,他写道,在英国“你永远不能在讨论天气的时候提出异议”。我们已经建立起以天气作为招呼或是挑起话头的方式,比如“很冷,不是吗?”之类的,必须予以反馈,但与此同时,反馈还必须是表达相同意见的,比如“是啊,很冷,不是吗?”或是“嗯,太冷了。”

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是对礼节的重大违背。档你的牧师说:“主啊,怜悯我们吧!” 你不会张口而出“可是,为什么他要怜悯我们?”你只会认真地跟着说:“主啊,怜悯我们吧。” 同样,对于“哦,很冷,不是吗?” 之类的问句,不能用“不冷啊,其实,挺暖和的呀”来回答。如果你像我一样仔细聆听各种英国人的天气谈话,你会发现后一种反应十分罕见,甚至闻所未闻。没人会告诉你其实有一项潜规则;因为他们连自己都不甚了了:很自然也很本能地就这样反应了!

如果你像我一样,在某些场合中,以科学研究的目的,去存心破坏规则,你会发现气氛会变得相当尴尬紧张,很可能惹恼他人。没有人会真的抱怨或是大发雷霆(英国人的抱怨也有其特定的潜规则),但是人们确实被冒犯了,这种被冒犯的感觉会以种种微妙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能会出现一阵子令人很不舒服的冷场,然后有人会用一种被惹怒的调子说“哦,好吧,对我而言,很冷。”或者来一句“是吗?你真这么想吗?”  —— 或者,更有可能的,他们会转换话题,或者自顾自地继续在他们的圈子里谈论天气,很礼帽然而冷若冰霜地无视你的失言。如果在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圈子里,人们会试图“遮掩”你的错误,还会试图帮助你重新认识到这个话题,实际上关乎口味与个人心理特点,而非天气事实。在那些极端礼让的圈子里,对于你的“不冷啊,其实,挺暖和的呀”之类的话,会有一阵略显令人尴尬的停顿,然后,人们做出反应,“哦,也许你没感觉到冷 —— 你知道,我丈夫就像你一样:我冻得发抖直抱怨,他却总是认为天气暖和。也许女人对寒冷比男人更敏感吧,你说呢?”

同意原则的例外

这种优雅的废话不断地上演,就是因为英式天气话题的规则十分复杂,通常都有例外和微妙的区别。在同意规则中,主要在于个人品位的不同以及对于天气敏感度的区别。你必须永远同意关于天气的“事实性”陈述,即使它们错得离谱(这些陈述无一例外用疑问句的方式表达,但这绝不意味着真正的发问,也并非要求一项理性回答,这只不过是要求他人作出反应的一种方式而已)。不过,你可以表达不同于其他人的好恶观点,或者用一种俏皮或是机敏的个人风格表达你的异议。

怎样用合适的方式回应“哦,很冷啊?”之类的问题呢?如果你发现真的不能苟同,可以说“是啊,不过你知道,我对冷的敏感程度并不怎么高,对我来说,还挺暖和的。”请注意,这两种回应方式都用一种赞同式的表达开始,尽管第二种回应存在明显的自我矛盾,前面用“是的”表示很冷,后面却用“还挺暖和”予以否定。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否定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礼节比逻辑更重要,但如果你真的很难忍受用一个礼节性的“是”来开头,你不妨用一个听起来表示赞同的“嗯”来代替,并且别忘了再点点头 —— 这也是一种表达同意的方式,可能赞同程度略低一些。

也许更好的方式是传统的“永不抱怨”模式,这种回应一般是:“是的(或是点头嗯),但至少还没下雨。”如果你恰巧喜欢冷空气,或者觉得一点儿不冷,这样的回应能够让你自己和你那冷得发抖的谈话对象同时感到满意,并达成共识。每个人总是同意,寒冷的晴天要比雨天要好 —— 或者,至少,人们习惯于这种表达方式。

个人品位或敏感度带来的天气谈话模式的变化,其实更多的是对同意原则的修正,而不是一种例外:用“事实性陈述”直接反驳仍然是一种禁忌,基本的同意规则仍然适用;只不过由于允许品位或敏感度差异的存在,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将“事实性反驳”婉转定性为品位或敏感度差异,从而弱化了这一规则本身。

但是,在某一项英式天气谈话场合中,同意规则却完全被打破,一点儿也得不到遵守,这就是男性争论,特别是酒吧争论场合。在英国男性争论,尤其发生在酒吧等特殊环境中的争论中,公开而经常的分歧 —— 不仅仅关于天气,而且关乎所有事物的分歧 —— 是表达友谊和建立亲密关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