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热的都市女性情感剧《三十而已》讲述了三位女主人公在30岁的人生节点时,各自在工作、感情和生活上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三十而已》中文剧名出自《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中的“三十而立”,那孔子这句话中的“立”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说到《论语》的英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英国著名汉学家 James Legge (理雅各)、 Arthur Waley (阿瑟·韦利)、清末翻译家辜鸿铭和许渊冲老先生的译本,不妨先一起看看这四位关于“三十而立”的译法:
- At thirty, I stood firm. (理雅各)
- At thirty, I had planted my feet firm upon the ground. (阿瑟·韦利)
- At thirty I had formed my opinions and judgment. (辜鸿铭)
- At thirty, I was established. (许渊冲)
可以看出,四位学者对于“立”的理解各有千秋,理雅各和韦利的译文青睐于展现更为直观的“已经站住脚的状态”,而辜鸿铭老先生则倾向于将“立”理解为已确立的“做事合于礼”的价值观。许老的译本中 established 一词超越了“已站稳、已确立”的含义,即:已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价值观和原则。
和《二十不惑》的剧名翻译 Twenty Your Life On 相比, 《三十而已》这部剧的官方英译 Nothing But Thirty 更为简单直白,也许是想传递下面这两个信息:
- 不应该给30岁设限,它只不过是个数字而已,对于依然空白的感情、等待腾飞的事业以及夫妻感情亲子关系的考验不用过于焦虑;
- 30岁是人生分水岭,虽然有苦有痛,等年龄这把锉刀挫掉浮于生活表面的棱角,但勇敢淡然趟过去后定有另一番新天地。
继《乘风破浪的姐姐》的“三十而骊”之后,小站再来聊一聊《三十而已》中主要角色的人物设定(character design)。
和以往常见的国产都市剧不同,《三十而已》在一定程度上抛开了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和既有印象,剧中的角色不是浮夸霸道总裁型(macho),不是傻白甜型(dumb blonde),不是单纯的潮男潮女型(hipster),也不是做作伪文青型(artsy-fartsy),而是给人一种代入感极为强烈、够 A 够飒、基于现实但又各自鲜明的观感。
除了三个女主角外,其他角色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试问许放炮、陈养鱼、梁有财、钟摩托哪一个男性角色不深入人心?
顾佳名字谐音顾家,是一个和老公合伙创业成立公司后因照顾儿子转为全职太太(full-time housewife),也是一个自带学霸光环、双商始终在线的 “人间过绿器”,霸气演绎出为人妻为人母的修行和江湖。
随着这对夫妻在混迹“太太圈”、买包育儿升学问题上的分歧不断加大,林有有乘虚而入(swoop in),茶厂资质危机,这位完美人妻这次该如何迎战?
许幻山是一个有着艺术家气质的烟花设计师。其名字谐音 “换衫”, 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如烟花转瞬,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作为一个没能经受小三(a home wrecker)诱惑的出轨男(cheater),他的名字和本人的性格和经历也很相似。和妻子离婚后,他的公司和事业将遭遇怎样的变故?这对夫妇最后会复合(get back together)吗?
活得像一座孤岛一样的陈屿是一位看似冷漠不善沟通的钢铁直男,这与其幼年经历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随着富二代暖男钟晓阳(toyboy:年纪比女友小的多的小男友)一直甜蜜发糖,后续钟晓芹的作品也被卖出高价版权(the copyright sold at an exorbitant price),正所谓“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在历经磨合、沟通和理解之后,“众叛芹离”陈小岛还会跟钟晓芹复婚(resume matrimonial relation)吗?
梁正贤是一位财富自由的美籍华人。这位 “海王”(playboy)对王漫妮(名字谐音 want money)自称是一位不婚主义者(celibatarian),但实际上是一个已有未婚妻(fiancee)但脚踏两只船的油腻渣男(two-timer)。面对金钱诱惑和情感烦恼,陷入三角关系旋涡的王漫妮(a strong-spirited lady)没有选择成为一个拜金女(a gold digger),后续她在职场上还会遇到哪些磨练,对于婚姻和感情她又会有哪些新的认知?
综上所述,在这部剧中,在一些司空见惯的角色标签背后,例如“全职太太”“出轨男”“小三”等,演员和编剧利用名字的谐音去寓意主角的人设和结局,赋予了每一个角色暗藏玄机、更多维度的展现。
还有一种面向大众的、和真实性格(real character)迥然不同的人设,被称为伪装人格(public persona)。立人设打标签的好处就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树立起既定印象,赢得亲近感和好感,例如吃货(foodie)、学霸(straight-A student)人设、好男人人设等。
立人设不仅仅局限于影视剧集,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过一个精心策划的人设(an orchestrated public persona),如果不能真正实现,而是一味地卖弄所谓的人设,苦苦建立的虚假人设很有可能最终沦落为影响自身名声的负面新闻或黑历史,一不小心就会被媒体反复挖黑料(dig up dirt on sb),最终导致人设崩塌(the persona was ultimately ruined)。
前段时间,看到新闻说 TVB 男星马浚伟49岁从北大毕业,从其微博上发布的动态,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贪恋一纸文凭带来的虚幻光环,而是真的是很享受目前的状态。和一些喜欢空立学霸人设和炫耀名校出身的明星相比,他明确清晰地解释自己所学的 EMBA 课程和学士硕士学位课程的差别,博得一众好感。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翟天临因为学术不端(academic misconduct)导致学霸人设彻底崩塌,最终被撤销学位。
如果你之前看过 Kevin Kwan 的 Crazy Rich Asians (《疯狂的亚洲富豪》),那么你对书中上流社会顶级富豪圈各种狗血炫富的情节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而《三十而已》中所涉及的壕之露骨的太太圈拼包攀比, old money 和 new money 的隐性较劲则和剧中无处不在的“接地气”的社会生活元素则形成了“照进现实”的鲜明对比。
其相关经历和遭遇都与30岁紧密相关,例如父母催婚、客户的“性骚扰”、职场招聘对已婚未育女性的歧视、幼儿园“学位”,奢侈品消费、“合租式婚姻”,王太太分不清的 high tea 和 low tea 等。
三十只是个数字而已,不论哪个年纪都有逃不掉的现实, 不要光顾享受“对镜贴花黄”一时的年龄红利,而是枕戈待旦勇敢地面对并承担起每个人生阶段的责任与挑战,最终达成不囿于年龄束缚的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
无论你正处于哪个年龄阶段,《三十而已》这部剧的意义正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想着“应该怎么活”,而是“我想怎么活”。只有活在当下,做好自己更重要。
最后以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中许渊冲老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晚期戏剧《暴风雨》(The Tempest)中的一句话共勉:
Long continuance, and increasing,
Hourly joys be still upon you!
越向前走,越有光明的前途,
每个小时都要快快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