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年夏天,英军入侵美国首都华盛顿,放火焚烧了国会、白宫和其他一些政府大楼,然后撤回切萨皮克湾。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美国国歌“星条旗”诞生的故事。
英军统帅罗伯特.罗斯和海军上将乔治·科伯恩火烧华盛顿后,下一个进攻目标是巴尔的摩。但是巴尔的摩五十万居民积极备战,在城市四周构筑了防御工事。巴尔地的摩港口在麦克亨利堡的保护之下,麦克亨利堡的大炮可以抵挡英军舰队。
英军首先对巴尔的摩发动地面攻击。英军统帅罗斯和科伯恩率领一支大约四千人的部队,在距离巴尔的摩大约22公里的地方登陆,大约早上七点开始向巴尔的摩进发。行军一小时后,罗斯和科伯恩下令休息。他们率领部下骑马到附近的一个农场上,要求住家为他们提供早餐。
饭后,这户农民问罗斯将军要到哪里去。罗斯回答说,“巴尔的摩”。农民警告罗斯说,巴尔地摩防守严密,固若金汤。罗斯回答说,“今天的晚饭不是在巴尔的摩吃,就是在地狱。”
罗斯和科伯恩快马加鞭,把大部队远远落在了后面,谁知中途遭遇了一股几百人的美军部队,罗斯被美军击中,不久就命丧黄泉。这场遭遇战结束后美军后撤。他们有效延缓了英军的进程。
直到第二天晚上,英军部队才在巴尔的摩附近跟美军碰面。美军占据高地,一百门火炮直对着英军部队。英军指挥官下令部队安营扎寨,并向英国战舰传递消息,要求他们炮轰巴尔的摩,希望炮火能迫使美军后撤。
其实,英军战舰一大早就已经开始攻打麦克亨利堡了。英国的火炮比美国射程远,能从美国火炮打不到的地方发动进攻。英军的炮弹象雨点一样飞来,但是麦克亨利堡里的美国人却没有多少伤亡。英国的火炮大部分都在半空爆炸,或是错过了目标,还有不少没有爆炸的哑弹。
麦克亨利堡中心的一个旗杆上,飘扬着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守城官兵和攻城的英军都能清楚地看到。关心这面旗帜命运的另外还有一个年轻人,他就是弗朗西斯.斯科特.克伊。
克伊是律师、诗人和作家,以前还曾想去当牧师。克伊反对战争,但是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并参军卫国。英军从华盛顿撤走时,带走了美国医生威廉.比恩斯。克伊认识比恩斯,因此请麦迪逊总统出面,要求英军统帅释放比恩斯。克伊同意带着麦迪逊的亲笔信去见科伯恩将军。
克伊随身还带去了英军伤员的书信。其中一个伤员在信中说,他在美国医院里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和照顾。科伯恩得知这种情况后,同意释放美国医生比恩斯,但是一定要等进攻结束后才行。
克伊眼睁睁地看着炮弹象雨点般飞向麦克亨利堡。他后来说,“我看到国旗在城市上空飘扬,象征着祖国的力量和骄傲。我看到敌人准备进攻,听到炮火声,冲突的嘈杂充斥了我的双耳,我知道,‘自由的勇士’跟入侵者交火了。”
雨整整下了一天,英军的进攻也始终没有中断。比恩斯医生看不清城堡上空的旗帜,所以不断询问克伊,“星条旗”是否还在麦克亨利堡的上空飘扬。天黑前,克伊一直能看到飘舞的国旗,但是夜幕降临后,他们只能在黑暗中期盼了。
与此同时,英军派遣另外一股部队在麦克亨利堡附近登陆,但是美国人听到了船只的动静,开枪射击,英国部队无功而返。英军继续炮轰麦克亨利堡,有时也能断断续续地听到美军的炮火声。克伊因此知道,美国人并没有投降。
巴尔的摩以东的英军地面部队在雨中渡过了大半夜。英军指挥官无法决定是进攻还是撤退。最后,海军上将科伯恩下令,让他们“撤回战舰”,取消对巴尔的摩的地面进攻。
佛晓时分,英军炮弹继续在麦克亨利堡上空穿梭,但是弹痕累累的美国国旗,仍旧高高飘扬。英军的炮击早上七点钟结束。克伊掏出口袋里的一份旧信,即兴写出了下面这首诗。
啊!在晨曦初现时,你可看见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骄傲?
在黎明的最后一道曙光中欢呼,
是谁的旗帜在激战中始终高扬!
烈火熊熊,炮声隆隆,
我们看到要塞上那面英勇的旗帜
在黑暗过后依然耸立!
啊!你说那星条旗是否会静止,
在自由的土地上飘舞,
在勇者的家园上飞扬?
100多年里,美国人每次唱起这首歌,都会想到麦克亨利堡受到攻击的悲壮场面。1931年,美国国会宣布,“星条旗”为美国国歌。
英军进攻巴尔的摩失败后,北方战线也传来了噩耗。英国将军乔治.普雷沃斯特率领一万一千人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南下,向纽约挺进,途中,在尚普兰湖西岸的普拉茨堡遭遇了一支不到四千人的美军部队。
普雷沃斯特觉得,应该先拿下尚普兰湖的控制权,再去对付美国守兵,他要求四艘英国战舰和大约十艘炮艇支援。结果,一支规模相当的美国海军在尚普兰湖上跟英军展开激战,击沉了英军战舰,普雷沃斯特率领的地面部队决定放弃进攻计划,一万一千人的部队掉头返回蒙特利尔。
1814年战火纷飞的时候,英美双方已经同意和谈。谈判夏天在比利时城市根特举行。英国起初希望拖延时间,因为他们相信,英军一定能占领美国的部分地区。
英国人提出条件,要求美国将西北大部分地区让给印第安人,还要把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一些地区划拨给加拿大,但是英国拒绝保证不再扣押美国海员,让他们为英国海军服役。不过,巴尔的摩和普拉茨堡战役的失败,使英国不得不改变了谈判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