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15日晚,英国议会下院以432票反对、202票支持的投票结果否决了英国政府此前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根据议会下院此前决定,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将在21日前提出新“脱欧”方案,并再次提交议会表决。
据BBC报道,这是英国历史上执政党在议会投票表决中遭遇的最惨重失败。上一次英国执政党所提交议案在议会表决中失利,是在1924年的10月,反对票比支持票多出166张,而这一次的差额竟然高达230票。
反对党工党领袖里米·科尔宾称这次投票是保守党的“灾难性失败”,并称“本届政府完全无能”,提出了不信任动议。英国议会于1月16日对这份动议进行辩论和投票。
特蕾莎·梅的脱欧协议遭拒后,很多人开始猜测,英国脱欧的下一步走向如何。
投票前,特蕾莎·梅警告议员,称欧盟不会提供“替代协议”。她说:“在这个时刻,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因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将决定我们国家几代人的未来。”
但这次被否决的“脱欧”协议所包含的一条关键条款,让特蕾莎·梅很难成功,那就是爱尔兰与英国北爱尔兰的边界问题。
我们先看看爱尔兰和英国的位置示意图:
爱尔兰是欧盟成员国,而北爱尔兰属于英国,一旦协议通过,爱尔兰与北爱尔兰之间的边界,将不再是欧盟成员国之内国家的边界,而是脱离了欧盟的英国与欧盟的唯一陆地边界。
“脱欧”协议的目的,是避免英国与爱尔兰之间存在所谓的“硬边界”(通过设置海关来控制边界两国进行交流,在“硬边界”的边界活动会受到更加严格的管控)。
21个月的过渡期后(2019年3月29日-2020年12月31日),如果英国与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那么英国北爱尔兰与爱尔兰之间,就能顺利进行交往;就算英国和欧盟未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为了确保“硬边界”不会出现,英国与爱尔兰的边界也不会设置实体海关检查措施,但同时北爱尔兰会继续受到欧盟的规制。
这意味着,英国的脱欧实际上是拖泥带水的。北爱尔兰作为英国属地,出现既受英国管制,又有欧盟规则制约的可能性很大。
如此一来支持脱欧的一方不同意了,这份协议并没有让英国真正的脱欧,反而会令英国无限期地受制于欧盟规则。
“离开就是离开”,支持退欧的抗议者在下议院外的街道上喊着类似的口号。
英国脱欧的支持者们
欧盟支持者们
脱欧的支持者为何不愿让这份脱欧协议通过?应该说,是他们不愿20世纪的血腥历史再度发生。
爱尔兰岛西濒大西洋,东隔爱尔兰海与英格兰相望。1169年,英格兰人入侵爱尔兰岛。两年后,英王亨利二世确立了对爱尔兰的统治权。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1801年英格兰、爱尔兰签订同盟条约,成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爱尔兰被英国完全吞并。
英国统治爱尔兰期间,当地人的反抗从未间断。1905年,信奉社会主义、以谋求爱尔兰独立为目标的新芬党(Sinn Fin Party)建立,“新芬”意为“我们”。1916年,大规模的“复活节起义”爆发,起义被英军镇压,十五名新芬党领导人遇难。1919年,新芬党在都柏林组成爱尔兰国民议会,宣布建立爱尔兰共和国,组建“爱尔兰共和军”,代表了岛内民族主义者势力。
共和军与英国当局冲突升级是因为1920年3月15日,皇家爱尔兰警察暗杀了一名新芬党领袖。面对以英格兰人为主的警察部队的凶残报复,爱尔兰共和军开始有针对性地攻击警察和告密者,同时他们在道路上挖掘陷坑,阻拦警车,破坏英方的通讯设施。爱尔兰警察则贴出告示,宣称每有一个警察或辅警士兵被打死,那么就要枪决两名新芬党人。
有着正义目标的爱尔兰共和军采用的方式与对手是相同的。1920年11月,柯林斯以一些新芬党党员组成行刑队,枪决了十四名英国的情报人员。在诸如此类的事件后,皇家爱尔兰警察往往会焚烧村庄,虐待和处决共和军战俘,以作为报复。这无疑大大激怒了普通的爱尔兰人,他们逐渐将警察与共和军间的战斗视为一场英爱战争。
1921年5月末,爱尔兰共和军展开了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行动。他们放火焚烧了都柏林的海关大楼,那里是英国人在爱尔兰统治的中枢所在地。一百二十多名爱尔兰共和军的战士包围了这里,将正在上班的公务员驱逐了出去。
当爱尔兰共和军行动的时候,有一男一女两个公务员正在办公室中喝咖啡,他们突然看见一位不速之客闯了进来,并且要求他们离开。女公务员说:“你不可以这样做。”她当然不知道,此时面对的正是之前杀害英国军官的行刑者。闯入者随即掏出了枪。直到此时,女公务员才知道来者不善:“我可以取我的帽子和外衣吗?”“你能拿走你的性命就已经是很走运的事情了。”爱尔兰共和军的战士一面回答她,一面将办公室的文件倒在地上,准备用汽油焚烧。
就在爱尔兰共和军占领海关大楼的时候,皇家警察部队和辅警部队早已闻讯赶来,随即攻守易势,爱尔兰共和军成为被包围的瓮中之鳖。在短暂的交火中,有一两名爱尔兰共和军成员被击毙,其余人全部缴械投降。这次行动的失败,严重打击了爱尔兰共和军在都柏林地区的势力,从而与英国政府陷入对峙僵局。
在一年多的冲突后,以柯林斯为首的代表团终于与英国内阁坐在一起,商讨和平独立事宜。1921年12月6日,英国与爱尔兰在唐宁街签署了《英爱条约》。从英国独立出来的爱尔兰南部二十六个郡将使用“爱尔兰自由邦”。爱尔兰自由邦的地位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在英联邦内的地位相同,拥有属于自己的海陆军,以及一切内外大权,但议员需宣誓“忠于国王乔治五世陛下和他的法定继位者。”
爱尔兰国会在1922年1月7日以六十四票对五十七票,以微弱多数通过了《英爱条约》。条约被批准之后,一个以柯林斯与格里菲斯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用以将权力从英国政府移交到爱尔兰自由邦。
但是,有一半的爱尔兰共和军成员将之视为一种背叛行为,于是共和军走向了分裂。反对条约的爱尔兰共和军成员组建了他们自己的“军队执行会”,自视为爱尔兰的真正政府。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内战已经一触即发。但是双方还在为弥补裂痕而努力,因此柯林斯建立了一个“军队再统一委员会”,试图重新统一爱尔兰共和军。柯林斯想与以德瓦莱拉为首的反对条约者订立协定,约定在1922年自由邦的第一次大选后成立联合政府。此外,他还想以共和式宪法(对英国君主一字不提)来换取反条约共和军领袖们的妥协。
柯林斯的努力没有白费,一些共和军领袖准备同意妥协。但是,英国对他们计划中的共和式宪法不能同意,甚至威胁说,如果爱尔兰敢于在《英爱条约》框架外制定新宪法,那他们就封锁自由邦的贸易。双方谈判破产,各自以新芬党的名义参加爱尔兰大选,结果赞成条约的新芬党以239193票对133864票战胜了反条约的新芬党。除此以外,投给其他党派的247226票,也都是赞成条约的。大选后,柯林斯领导成立了爱尔兰自由邦临时政府,同时以爱尔兰国民军代替爱尔兰共和军。
随后,以罗里·奥康纳、利亚姆·梅勒斯为首的反对派占据都柏林的法院大厦,希望能实现两派联合,争取爱尔兰的完全独立。在和谈未果,以及来自英国的压力下,自由邦政府终于在1922年6月向反对条约的“叛军”、从前的袍泽——爱尔兰共和军反对派宣战,爱尔兰内战爆发。
自古以来,兄弟阋于墙都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在爱尔兰的土地上,爱尔兰国民军与爱尔兰共和军的战斗持续了八个多月。8月22日下午,柯林斯的车队行驶在路上时,突然发现路上放置了一堆障碍物。一些反对条约的共和军士兵已经在这里埋伏了一整天,他们在车队停下后立即开始射击。半个小时之后,柯林斯阵亡了。可以想象,这导致了自由邦政府在此后更残酷的报复行动。
虽然共和军在人数上一度占优,但因为自由邦一方有英国的武器支援,且有能力不断募集新兵,所以自由邦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共和军政治领导人德瓦莱拉下达了“放下武器”的命令,同时表示“必须寻求以其他的方式来保护民族的权利。”此前,已有为数众多的共和军成员被自由邦政府处决,甚至曾有九名共和军囚犯被绑在地雷上,地雷引爆后,幸存者又被机枪射杀。
内战后,爱尔兰共和军已经缺少必要的活动空间,一方面因为爱尔兰民众厌倦了无休止的暴力活动,另一方面罗马天主教教廷承认自由邦政府为爱尔兰的合法政府,将反对条约的共和军成员开除出教。在双重困境之下,爱尔兰共和军在随后的几年沦落到仅仅能破坏一些雕塑的地步——那些皇冠、狮子与独角兽与大英帝国密切相关。有两名爱尔兰共和军的战士,将炸药捆绑在奥伦治国王雕塑的马腿上。这次爆炸虽然没有将雕塑炸毁,但是却产生了非常大的震动。
在爱尔兰南部,支持与反对《英爱条约》的双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北方六郡的自治政府获得了自身巩固的时间。
1948年,爱尔兰独立后,新教势力占优势的爱尔兰北部6郡仍选择留在英国治内。
南北爱尔兰分立后,原本在岛内是少数的新教教徒成了北爱的多数派,而与南爱同样信仰天主教的人反而成了少数。在北爱尔兰,有60%的人信仰新教,主张留在英国,是为“联合派”;40%的人信仰天主教,主张北爱六郡脱离英国,与爱尔兰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他们被称为“民族派”。
半个多世纪以来,北爱地方政府一直是由亲英国的新教政党“北爱统一党”执政。该党的核心宗旨是保持与英国的统一,排斥任何与英分离或独立的意识。占人口近40%的爱尔兰人在政府内几乎没有自己的代表,在议会内也始终处于弱势。爱尔兰人在就业、住房、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也普遍受到歧视。统一党政府还努力扶植和鼓励各种新教政治团体的活动。
1967年,以天主教知识界及中产阶级为主体成立了“北爱民权协会”,发起了一系列的“不服从”运动和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1968年8月12日,当时钟指向一年一度的“学徒男孩游行”时,15000名新教徒游行经过德里的伯格赛德地区,北爱的气氛变得极为紧张。
1969年8月是北爱尔兰历史的一个转折点。那时哈罗德·威尔逊的工党政府作出决定把军队——北爱皇家警察队派到北爱尔兰的街道上,先是德里,然后是贝尔法斯特。当年英国军队刚刚到达北爱尔兰时,那里的天主教徒认还为英国军队是来保护他们的。然而在“血腥星期日”后,很多天主教徒都开始把英国军队看作是他们的敌人。持爱尔兰民族主义信仰的年轻人更加向暴力的共和集团靠拢。在这个背景下,一度被英国政府取缔的北爱尔兰共和军,随着民权运动的高涨和民族冲突的激化再度兴起。
在此后的20年内,北爱尔兰陷入了共和派和保皇派之间的恐怖主义战争,双方有数千人被谋杀或者暗杀,“血腥星期日”可视作北爱尔兰命运的一个分水岭。
1972年1月30日,星期日,北爱尔兰民权协会在德里组织了一次示威游行,反对英国在北爱尔兰实行的不经审判就进行关押的收容制度。
英国当局获悉后允许游行在天主教徒聚居区举行,但禁止游行队伍前往市政广场。北爱地面部队指挥官罗伯特·福特下令第一空降营前往北爱,应对游行中可能发生的骚乱。
当日下午14时50分,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在德里的天主教区集结,超过1.5万名示威者向市政广场进发,由于在通往市中心的路上受到维持秩序的英国军队阻拦,15时45分,游行组织者决定改道前往自由德里纪念碑,大多数示威者听从了指挥,直到此时游行活动完全是和平的。
但是,一群青少年离开了游行队伍,他们执意要冲破英军的路障前往市政广场。他们用石块袭击英军士兵,对方则使用水炮、催泪瓦斯和橡胶子弹还击。据目击者回忆,此时的对抗尚不激烈,当时如此规模的冲突也很常见。
下午16时,英军指挥部突然得到一条消息,一名爱尔兰共和军的狙击手出现在伯格赛德区。指挥部下令空降营进入该区,并可以改用实弹射击。
杀戮开始了,游行现场顿时混乱,17岁的杰克·杜德在逃离时被英军部队击中,他胸部中弹当场身亡。虽然英军事后坚称杜德持有武器,但至少三人证明他手无寸铁,更别说杀伤性武器了,另还有三名证人看到了英军士兵蓄意瞄准了正在逃跑的杜德开枪。
杜德的死催生了现场的北爱民众对英国军队采取更有攻击性的行为,英军则开始围捕参加游行的人群。
帕特利特·多特利,31岁,在双方的对峙中背部中弹身亡。他的死同样被英军解释成有武装攻击行为,但多特利的“冤死”比杜德更有说服力。就在多特利中弹前几秒钟,他恰好被路透社的法国籍记者吉利斯·皮雷的镜头捕捉到,照片证明他并没有携带武器。而且让英军难以自圆其说的还有,多特利的死亡地是在游行队伍外的“安全地点”,而他中弹时更是保持着匍匐着的姿势,让他们认为的“武装攻击说”不攻自破。
迈克尔·麦克戴德,20岁,他在逃开英国军队时面部中弹身亡,由于他是正面中弹,让英军所谓的“迎面冲击说”看似站得住脚,但后来的弹道分析表明,麦克戴德是被部署在其他位置的士兵开枪击中的,这和杜德的死相似。
杰拉尔德·多纳吉,和杜德一样是个17岁的孩子,他同样在跑向安全地点时被英军射杀,当时腹部中弹的他被一个旁观者救进了附近的一栋房屋,医生立即进行检查。事后警察报告中称其衣兜中装有炸弹,但是当时搜查了他的衣兜的救护人员,以及证明其死亡的英军医疗人员都没有发现炸弹。
最终英军向人群发射了一百余发子弹,共造成12人当场死亡,12人受伤(其中1名伤者四个月后不治身亡),另有2人被装甲运兵车撞伤,死亡者中7人是青少年。这就是北爱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血腥星期日”事件。
事件发生后,举世震惊。在都柏林,愤怒的爱尔兰人袭击了英国使馆,焚烧米字旗。紧急前往联合国控诉英军暴行的爱尔兰外交部长甚至说:“从现在起,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将英国人赶出爱尔兰。”
面对来自全世界的谴责,英国官方发表声明,辩称士兵是在遭到爱尔兰共和军成员的枪击后才还击的。但是,无论示威者、当地居民,还是当时在场的通讯社记者均证明,英军是在对没有武器的游行人群射击。事后搜索现场,也没有找到任何武器遗留的痕迹,更没有英军士兵在冲突中受伤。
爱尔兰共和军很快就展开了报复行动,在随后的几个星期,他们用炸弹袭击军营、餐馆和商业街。据罗伯特·基所著《爱尔兰史》,爱尔兰共和军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在1970年为二十五人,但是1971年就上升到一百七十四人。1972年7月21日,爱尔兰共和军将报复行动推向顶点,大约一个小时之内,他们在北爱首府贝尔法斯特安放了二十一枚炸弹,造成九人丧生,是为“血色星期五”。事后,英国政府不顾北爱尔兰的反对,取消了后者的自治权,接管了统治权力。
1979年8月27日,二战的战斗英雄、查尔斯王子的亲叔叔、印度的最后一任英国总督蒙巴顿公爵,在爱尔兰西北部夏季别墅附近的一次全家捕鱼旅行时,他的29英尺长的渔船爆炸了。蒙巴顿与另外两人被炸死,其中有一个是他14岁的孩子。
爱尔兰共和军立即宣布对此负责,说这次谋杀是“处决”,以推进“这场把英国入侵者赶出我们祖国的崇高斗争”。爱尔兰共和军杀害蒙巴顿,是长期恐怖行动中最大胆的一次,在英国和爱尔兰都激起了愤怒的冲击波。
自1968年至2002年7月,在英国的北爱尔兰地区以及爱尔兰共和国境内共有3600人在暴力冲突中丧生,爱尔兰共和军及其他组织至少应对其中2000人的死亡负责。
可以说,围绕北爱尔兰问题,数不清有多少的枪战与爆炸。在三十多年的武装冲突中,先后至少有三千六百多人丧生,三万多人受伤。其中,爱尔兰共和军杀死了大约一千八百人,其中约六百五十人是无辜平民。
如今,英国人民如此反对协议中关于取消“硬边界”的条款,大概是不愿再看到当年的血腥事件重演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