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 | 字幕组“神翻译”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研究背景

一、概念界定

字幕组“神翻译”特指某剧集中的某一句台词,经追剧的观众发现、截图、分享至社交媒体,获得网友的广泛传播。“神翻译”往往随机出现,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遵循准确翻译的原则,并且经过翻译者的再创作,贴合特定语境和文化的特点,受众在理解过程中能够获得“秒懂”的体验。

二、样本选取

1. 字幕组报道的选取

字幕组成员的匿名身份,以及字幕组论坛“游击战”式的存在形态,使得大众媒体并不容易捕捉到采访对象,因此报道数量少,议题分散。为了研究字幕组的传播主体,本研究选取新浪网新闻中心的报道为样本:一方面,新浪网新闻中心聚合了传统媒体的报道,包括主流媒体、都市类媒体以及这些媒体的网站,样本数量较多;另一方面,字幕组“神翻译”一般流传于微博,其作为新浪网的组成部分,相关话题比较多。截至2014年底,共得到29个报道样本。

2. “神翻译”的选取

本研究将微博上流传的“神翻译”作为样本。一方面,很多“神翻译”经观众首发至微博,也有经媒体整理或网友从贴吧转载发到微博;另一方面,话题标签功能能够让设置“神翻译”标签的微博集中呈现,便于搜集整理。

三、研究方法

一是检索新浪新闻中心标题中包含“字幕组”的新闻,对获得的29篇报道中字幕组的传播主体进行分析;

二是梳理网络上流传甚广的“神翻译”,搜索包含“字幕组”“神翻译”的微博,筛选出同时包括视频截图和中英文字幕的“神翻译”共计80条,对中英文“神翻译”字幕进行文本分析;

三是在对字幕组传播主体和“神翻译”字幕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法在跨文化传播理论框架下对字幕组的“神翻译”进行解读。

字幕组的传播主体

一、字幕组描述分析

本文对取样的29篇报道进行分析,通过字幕组特点和成员构成两个维度,对字幕组进行描述分析。

按照字幕组对自身的定位,公益、义务、分享、免费或零报酬等几个关键词被多次提及,基本描述了字幕组的非营利性,对应了大多数字幕组成员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此类翻译是学术行为,字幕组会强调字幕仅供观摩和交流,并强调版权归版权人所有。

字幕组成员以大学生为主,通过自愿的形式加入,相关报道中会提到爱好和兴趣是加入字幕组的动因。关于成员身份的报道不多,很多成员都比较排斥采访,希望通过隐姓埋名的方式翻译字幕。

字幕组对成员认同的标准很简单纯粹,即要求语言成绩,并且要通过字幕组发起的听译考试,根据语言水平来选拔组员。这种方式过滤了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能够让字幕组高效地运作。

二、字幕组传播主体特征分析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即来自不同文化的社会群体间的交际(Gudykunst,2002:179)。不同文化的社会群体是跨文化传播的对象,同时也是跨文化传播的传播者。因此,双重身份的多元性主体就成为字幕组传播主体的主要特征。

1. 跨文化适应的主动角色

字幕组的成员以学生为主,其中的留学生作为了解本土化社会语境的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留恋本土话语,字幕组作为“乡愁”的发泄口而存在。字幕组的成员在跨文化适应中扮演了主动角色,在不同的地理空间通过互联网络缩短时空距离,作为文化自适应的表现形态,通过文字表达而不是言语表达的方式,获取幻象中的身份认同。

2. 多重编解码的表演者

字幕组成员首先是影视剧的受众,他们制作的中英文字幕却作为国内受众观看的产品,因此他们在以受众身份观看影视剧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自恋的建构,把自己作为表演者,他们选取字幕的多重解码和编码、再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显现了作为受众的字幕组主体解读的态度,而“萌”、“潮”的翻译目标,代表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游戏行为。双重身份的互动,成就了字幕组在小群体中的有效传播。

3. 互联网文化的身份认同

字幕组成员出于兴趣爱好自愿加入,在严格的挑选和高强度的压力下义务工作,很大程度上缘于对这个群体的认同。从事字幕翻译工作并不是这些成员的主业,但是他们在线上的互联网空间却获得了自我身份认同。受众对字幕组的认可,是对他们价值观或信仰的肯定。不同的字幕组之间存在竞争,往往更早更新的字幕能够获得更多的下载量,义务劳动的回报与获得的利润无关,却更能强化字幕组成员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神翻译”文本分析

字幕组的“神翻译”运用翻译技巧,将传统文化、网络文化融入社会语境,按照“潮”、“萌”的翻译目标,进行重新解码编码。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和Ecology Culture(生态文化)(孙蕾,2014:58)。笔者参照翻译文化因素的类比,通过对微博上流传甚广的80例“神翻译”的文本分析,将其归类为生活用语的表达、民间俗语的表达、媒体话语的表达和评说解读的表达,分别对应基于文字翻译、传统文化、媒介文化和社会生态语境的因素。

一、生活用语的表达:基于文字翻译

此分类基于语际翻译的通用规则设立,即从一种语言符号向另一种转换,语际翻译通过对另一种语言符号的文化解读,力求在句型、语法、词汇等方面转化为本土语言表达的通用标准,英译汉的表达符合汉语环境下的接受方式和用语习惯,这是最为通用的表达方式。

  • Why would I put on lotion when I have such soft hands?
    我这双芊芊玉手,怎么可能需要擦护手霜呢?
  • Holy crap, are we nerdy.
    我靠,咱们好宅啊。
  • No, I’ve always wanted to travel.
    你毁了我容忍傻逼的能力。

二、民间俗语的表达:基于中国传统文化

基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分类,经历两次符号转换的过程,即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字幕组在解码和编码之后,又进行了重新编码,即语内翻译的再创作,使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习语或者成语,表达更为精准的含义。受众在接受的时候,还要进行再次解码和编码,这对受众理解运用母语文化中的传统文化要素有一定的要求。

  • Anything for Danny.
    两肋插刀。
  • Family doesn’t need to stand on ceremony, all right?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 Preparation can only take you so far.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媒体话语的表达:基于媒介文化语境

媒介文化是呈现在大众传播当中的文化现象,是通过媒介手段产生社会影响而诞生的文化样态,分为电视文化、电影文化、互联网文化等。借用耳熟能详的媒介文化形态对英文字幕进行意译,对受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对媒介文化不了解或了解不到位,就无法理解其精准含义。

  • So, what do you think?
    元芳,你怎么看?
  • My brain is better than everybody’s!
    朕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
  • You think Wonder Woman hugs the Cheeta before the Amazonian smackdown?
    你以为尔康和永琪会在争夺心爱的容嬷嬷之前互相拥抱吗?
  • I wasn’t even listening.
    我是路过打酱油的。
  • Penny is cuckoo for cocoa puffs.
    Penny亲你的次数就跟脑白金广告一样多

四、评说解读的表达:基于社会生态语境

基于社会生态的分类,指生活在不同国家和民族对言语表达的形式,这种形式往往与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通用的社会规则相关联。

  • ……up by his colon on a meat hook.
    比山西煤老板还有钱。
  • Ladies and gentlemen it is now 7:00 pm Time for the news.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是晚上七点,中央台新闻联播即将开始。
  • Google it.
    快百度一下。
  • I boxed in law school.
    我是中国政法大学拳击专业毕业的。

跨文化视角的解读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交往(Chen & Starosta,1998:28),生活在国外的字幕组成员对国外语境有深刻了解,又深谙本土化语境下的话语表达,字幕组生产的中英文字幕是跨文化传播的产品。字幕通过社交媒体在小群体传播,受众的黏着性决定了其媒介文化的身份,跨越国家、民族和种群的天然属性又决定了其异于一般意义上大众传媒的文化表征。比起囊括了人类行为和组织特征的一般文化,作为差异性而存在的文化更为常见,它将一组社会的和有代表性的特征赋予既定的人群,从而实现对“他性”的识别(乔纳森·弗里德曼,1990/2003:109)。这个过程是在字幕组成员以受众身份解码编码,并同时以传播主体身份编码解码的过程中形成的。编解码的过程,体现差异性并消解差异性。当文化的变异和差异影响到人际交往的结果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Dodd,2006:4)。

一、认知心理与语境转化

新康德主义式语言相对论的代表人物赫尔德(J. Herder)指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每个语言和文化都以独特的方式来反映世界,语言不同,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也将有所不同(Foley,2001:192)。 “神翻译”很好地诠释了在生活经验上做调整,将对象国的语境转化为本国语境的问题。

1. 文化适应的新空间

字幕组小群体传播的特点意味着其不能被大众接受,但这种不能被广泛认知的“神翻译”文化却自成一脉,在国内和国际两种环境中,适应体现了运用自我反省意识来建构并体验其他文化。当两个人同时作自我反省,就产生了一个建构“第三文化”的互动空间。第三文化是看不见的,只有在那个特定的互动交往中才存在,当互动结束时,它也随之不复存在(米尔顿·J·贝内特,2011/2012:66)。

“神翻译”体现了译者和受众的互动,通过对受众所能理解的语义空间的预判进行再创作。从本质上来说,“神翻译”是流行文化,符合转瞬即逝的特征,在文化适应上当传播主体和受众的互动过程不复存在,这种文化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例如,直译“我在法律学校打拳击”,字幕为“我是中国政法大学拳击专业毕业”,中国政法大学作为法律类专业院校,是这个行业的代表,但却并没有拳击专业,这种反差产生了“第三文化”的独特效果,可是脱离了剧集的语境这种效果就不复存在。

2. 消解文化帝国主义的多元主体

文化帝国主义认为,当第三世界的人民持续地消费着来自发达国家的媒介产品,他们也在累积性地接受着隐含在这些媒介产品中的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而第三世界的传统和民族文化则会逐渐地被西方文化所同化(彭侃,2014)。字幕组在语言转化中,成功地消解了学者担忧的文化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反而借力发达国家的媒介产品,精准解读本国的文化现象。例如都经过了本土化处理,确认身份被译为“百度这个人”(人肉搜索),移动设备安全软件被译为“手机上安了360杀毒”等。

二、民间记忆与通俗表达

译制片作为经由大众媒介传播的文化产品,通常经历较长的生产制作周期,从引进到译制都受到诸多制约,翻译要符合行业标准的“学院派”表达。长此以往,受众形成了对译制片的刻板印象,比如特定音色的配音,受众极力追求不同的个性表达。字幕组打破语言障碍,还原原声创新字幕,“神翻译”中亲民式的表达对于渴望获得不同叙事观感的受众来说,可谓是一场媒介奇观。

1. 民间记忆的图式化表达

文化图式理论(cultural schema theory)把图式理解为“在各种熟悉的场合下指导人们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有关过去的、一般化知识的集合”(Nishida,2004)。在传统文化和媒介文化的语境中解读,对社会现象评说而产生文化记忆,成为“神翻译”的创作源泉。将本土影视作品的台词嵌入通感式语境中,唤起受众的观感经验,这一内向传播的过程深化了观众与译者对话的可能性,并通过内化于共同记忆的文化体验实现。表7例1-4, “我爸是李刚”成为滥用公权力的代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在社会文化整体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民间记忆。

2. 高低语境的通俗化叙事

中国、美国分别作为高语境、低语境的代表,翻译中面临语境转换的问题。低语境中的话语表达会在高语境环境中存在不适应,译者需要对相关表述进行升级。但纯粹的升级会导致影片风格的改变,并不一定能够反映原著的意图,因此字幕组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也包含了通俗化的过程,比如用民间习语或生活用语,能让受众在高语境的环境中感受到低语境表达所需的文化情境。表4例2,nerdy“书呆子式的”译为“好宅”。表5例4,“你能不能闭嘴”译为“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虽然经过语义转化,观众却更易理解,但如果采用低语境下的直译就不那么精彩。

三、匿名身份与隐性文化

跨文化传播在传统意义上主要源于国别、民族、语言、文化甚至是种族之间的区隔,新媒介诞生之后,地球村变为现实,网络社会跨越了传统跨文化传播的物理区隔,出现新媒介语境下跨文化交流的新形态。网络社会的匿名群体发展出了一套互联网原住民才能畅行无阻的隐性文化,作为高语境文化的存在,只有深谙网络社会文化的人才能交流。

1. 匿名身份的语境化互动

匿名的语境,开放了字幕翻译的尺度,并且为“神翻译”的创新提供了可能。虚拟化身为克服传统媒体对跨文化传播的基本限制提了新的可能性,参与者通过选择不同的新媒体交流形态进行彼此语境化(contextualize)的社会互动,有益于主客体主观经验和客观行为,比如,协同存在(co-presence) 感、情感亲近(closeness) 感、人际信任感(肖珺,2015:125)。匿名身份在语境化的社会互动中,关注的是字幕组这个网络群体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基于对特定历史文化的情境化再现,符合互联网传播的新特点,成为跨文化传播在本土化实践的新形态。

2. 新媒介语境下的隐性文化

隐性文化是指用非语言媒介表达的、隐含在各种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潜意识中的种种价值与规范。人们把它当作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在交际中交际者虽然对此心照不宣,但它和成文的社会规约具有几乎同等的效应(Hall,1998:54)。在新媒介语境中,隐性文化是互联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表达只有“网生代”受众才能理解,新媒介从技术层面促成了独有的高语境。高语境文化的交际活动主要围绕隐性文化运转,“神翻译”中的社会文化语境对应的便是达成共识的隐性文化,反映了国家话语体系中,字幕组主体和字幕受众在隐形文化中保有对自我身份和本土价值观的强化和认同。

(作者:李凌达,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