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社会学教授西蒙·戈特沙尔克(Simon Gottschalk)2018年8月1日在对话网发表了题为“西方文化的‘婴儿化’”(The infantilization of Western culture)的文章,探讨了近几十年西方社会文化令成年人逃避成长的问题。
“婴儿化”无处不在
戈特沙尔克首先以商业广告为例,说明成年人“婴儿化”随处可见:打开电视机,我们会看到商家利用各式各样的卡通动物形象在推销商品——恰敏卫生纸的熊、盖可保险的壁虎、劲量电池的兔子等。儿童用品广告利用卡通形象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不难理解,但商家为何也针对成年消费者采用这一手法?戈特沙尔克认为,这是“文化婴儿化”大趋势的一种体现。《剑桥英语词典》对“婴儿化”(infantilize)一词的解释是:“像对待儿童一样对待某人,致使他(她)的行为开始变得像儿童一样。”当然,“幼稚”和“成熟”的定义也是相对的,但大多数社会和文化会将特定的行为与特定的年龄阶段匹配起来。不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未必总能把像儿童一样的思想和行为丢弃在身后,人的心智可能会固定在某一发展阶段,未能达到与生理年龄相匹配的成熟度;在面临难以承受的压力、创伤时,我们甚至可能退回到人生更早期的个性和行为方式,这是一种被称为“退行”(regression)的心理防御机制。
有心理学家提出,成年人自发的“婴儿化”表现在本质上并不构成问题。而在戈特沙尔克看来,当代的一些文化潮流正在从多方面将大量成年人口“婴儿化”,这就成了一个问题。2001年,一项针对老年人日间看护中心的研究发现,当看护机构“婴儿化”地对待被看护者,给予他们的独立度较低、个人调节机会较少时,被看护者与同龄人的社会互动较弱;相反,当看护机构“成人化”地对待被看护者时,他们的自主性较强,与同龄人的社会接触和友谊更多。英国约克大学市场学教授拉塞尔·W.贝尔克(Russell W. Belk)在《愿闹剧与你同在:拉斯维加斯与消费者“婴儿化”》一文中谈到,美国拉斯维加斯市有很多酒店、赌场等娱乐场所,通过采用能唤起人们童年幻想的外部造型或内部装潢,如旧西部、中世纪古堡、迪斯尼乐园来向游人兜售过剩的欲望、对金钱和物质的沉溺、对责任的逃避。
“婴儿化”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见于职场和校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荣誉退休教授加里·T.马克思(Gary T. Marx)在《通向灵魂的窗户:高科技时代的监视与社会》一书中称,现今许多工作场所采用的开放式空间私密性低,便于监控员工,这令员工感到管理者将他们当作儿童来对待并释放出不信任的信息。美国佛罗里达南方大学经济学教授安东尼·W.丹斯(Antony W. Dnes)在《我们必须扭转高等教育“婴儿化”》一文中讲到了一个亲身经历:丹斯的一名学生就某个经济学概念提出质疑,当他向学生解释了相关原理以及为何她的结论不成立时,她哭着跑出了教师办公室,这令他颇感意外。丹斯说,在他的学生生涯时期(20世纪60年代),学生热爱对不同观点进行不同的逻辑表述,今天的学生在智识挑战面前却常表现出上述“创伤性”反应,并希望师长保护他们免受冲突观点的冲击。
“婴儿化”甚至表现在语言交流上。法国社会心理学家雅克利娜·巴吕斯-米歇尔(Jacqueline Barus-Michel)在《超现代性,现代性的超越还是败坏?》一文中称,如今人们在沟通交际中常使用“贫乏的、如同二进制计算机语言般的、以惊人为目的的碎片化语言”,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语言。2013年的一项心理学研究显示,成年女性在日常话语中被称为“女孩”已经非常普遍,以至于人们对此没有特别感觉;“女孩”的称呼令女性感到年轻,但也使其看起来更孩子气、成熟度和独立度更低。俄罗斯语言学学者根纳季·V.格鲁科夫(Gennady V. Glukhov)等人的研究《探索社会变化的回声:语言幼稚病案例研究》显示,当今社会一个非常明显的语言趋势是,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能将互动风险最小化的表达方式,其中有一些展现出儿童化语言的典型模式。
“婴儿化”易造成责任感缺失
丹斯对记者说,高等教育“婴儿化”是西方整体文化环境“婴儿化”的一个缩影,大学生心理脆弱、寻求来自权威的庇护,反映了现代社会风险承担模式的变化,家长对子女的高度保护令他们认为任何尴尬或痛苦的事情都不应发生。在全球范围内,“文化婴儿化”主要出现在西方国家,但有扩张蔓延之势。从对后代的培养和教育来看,欧洲国家给予青少年更多的独立空间,美国则有更多高度限制性的规章条例,如禁止儿童独自在公园里玩耍或从家中往返学校。
戈特沙尔克告诉记者,西方学术界对“婴儿化”现象的关注在20世纪中期已经开始。1946年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到访美国后,在《幸福的技巧》一文中提到美国文化的“婴儿化”特点,如对棒球运动的赞誉、对汽车的热爱、对个人爱好的巨大时间投入。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学家埃里希·弗洛姆的《逃避自由》(1941)、赫伯特·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1964),以及其他社会批判理论学者的著作都提出,成年人在情感层面、社会层面或认知层面未能实现成熟,不属于个体缺陷,而是社会环境造就的,“婴儿化”对个人和社会整体都不利。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现代史教授加里·克罗斯(Gary Cross)在《男人到男孩:现代幼稚的形成》一书中谈到,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男性缺少可以模仿或反叛的“成熟”榜样,转而投向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追求感官刺激,损害了传统的“成熟”理想,以及群体和责任感的价值。
美国政治学家本杰明·R.巴布尔(Benjamin R. Barber)在《被消费:市场如何腐蚀儿童、“婴儿化”成年人、吞并全体公民》一书中提出,成年消费者正在被全球经济“婴儿化”,这种全球经济的特点是生产过剩。在狂热的销售要求的驱使下,今日的消费者资本主义专长于需求而非产品的制造。巴布尔提醒道,“婴儿化”的社会风气导致公民失去责任感,公共物品被私人商品代替、公共空间私人化,自由、民主的社会被无孔不入的市场要求殖民,身份被品牌化,世界被同质化。
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荣誉退休教授弗兰克·富里迪(Frank Furedi)在《治疗文化: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培养脆弱性》一书中称,过去几十年里英美社会几乎所有方面都在受到一种新的情感文化的影响,“脆弱性”被越来越多地视为人们心理的一个决定性特征。富里迪不认同“文化的治疗性转向代表着朝向情感的进步性转变”这一大众看法,在他看来,“治疗文化”将日常生活问题置于情感的视角下,鼓动人们感觉无力、虚弱,使成年人免于承担责任,侵蚀他们对个人经历和见识的信任。
丹斯说,“婴儿化”是危险的,它可能导致年轻一代即使在发生“天下大事”时,目光也不离开移动设备的屏幕。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满足和刺激了人的一些孩童化需求和幼稚倾向,如沉迷玩乐、寻求持续关注和即时奖励、热衷于自我表现。“婴儿化”也是一种浪费,因为人们投入了过多资源在规避成熟带来的风险上。“婴儿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若想扭转这一不良趋势,西方国家的教育系统、科技企业、新闻媒体都需要做出努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