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伦敦地铁不仅是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也是经典的文化符号。伦敦地铁被大家亲切地叫做Tube(管子),无非是因为它的形状活像一根长长的管子。地铁卡被当地人称作Oyster card(牡蛎卡),颇有The world is my oyster(世界由我主宰)的豪气。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于1863年1月开放。最初的地铁使用蒸汽火车头驱动,木质的车厢里点着煤气灯。
第一条地铁线路
称为Metropolitan Line(大都会线),连接了帕丁顿(Paddington)和法林顿(Farringdon)间的路段。
地铁开通的第一天就吸引了三万八千多名乘客,大家都为这种地下的交通方式感到着迷。
如今的伦敦地铁已有十一条线路,一天约承载四百八十万名乘客。在伦敦搭乘过地铁的人听到“Mind the gap”(小心月台间隙)都忍不住会心一笑。伦敦某些地铁站台的缝隙大得惊人,不注意的乘客有时甚至会失足落入缝隙中,让人心惊胆战。伦敦新年烟花汇演的前奏都少不了”Mind the gap”这个梗,用这句话来铺垫即将在天空绚烂绽放的烟花。
伦敦Embankment站保留了使用四十多年的“Mind the gap”的录音。
这段录音来自演员Oswald Laurence,他的声音浑厚严肃,仿佛能看到说话人严肃的表情,警告乘客小心脚下缝隙。2007年,Oswald去世。伤心的妻子在经过Embankment的时候分外留意丈夫的录音,仿佛他还在自己身边。然而后来伦敦地铁系统进行了改变,撤换了Oswald的提醒声。妻子写信给伦敦地铁,倾诉了这个故事。受到感动的地铁管理人员在Embankment重新使用Oswald的录音,让他的声音继续陪伴妻子。
除了扬声器发出的电子警告音,站台的工作人员也会在车到站时提醒大家小心脚下,不要靠在车门上。一些充满喜剧天赋的工作人员干脆把这些机会当成娱乐乘客的大好机会,用说唱或是朗诵的方式把原本枯燥的提示语言变成逗乐的表演,颇有单口相声的意味。
读报读书是伦敦地铁的乘客最热衷的打发时间的活动。车厢狭小大家面面相觑十分尴尬,读书读报隔开了让人不适的目光接触。同时,通勤的时间是不少生活忙碌的伦敦人唯一可以抽出的阅读时间。忘了在包里塞本书也不要紧,地铁站入口处总有免费的早报Metro或是晚报Evening Standard供人阅读。报纸的内容涵盖了时政、社会、文化、美食和体育等众多话题,足够让人打发坐车的时间。有时车上还有改作业的老师和织毛衣的大妈,涂指甲油的姑娘和画速写的小哥,形形色色的人做着各自手头的事,充满了生活气息。
地铁是体现了英国人性格的地方。即使上下班高峰时期也是井井有条,若是挤不上就耐心地等下一班车,坚决避免各种推搡和抱怨。男士给女士让座很常见。常有上了年纪的老先生不肯坐下,非要把座位让给身边的年轻女士,满是尊严的派头。周围的人只好默默地地看着老爷子随着车厢的起伏晃动。地铁里聊天的人都尽量把音量控制到最小,连哭闹的熊孩子都被家长用嘘声制服。暑假一到,在车厢里叽叽喳喳不停的外国学生经常被当地人侧目。好在伦敦地铁里几乎没有手机信号,通勤的英国人少了被冲着电话大声说话的骚扰。
临近午夜的地铁多了从派对归来的浓妆短裙的女孩和走路跌跌撞撞的醉汉。白天的秩序和严谨一扫而光,车厢里多了狂欢后零落的失态,这就是英国的另一面。
伦敦地铁蓝圈红杠的标志让人心里涌起多种滋味,有能达到别处的自由,有踏上新旅途的激动,有面对纷扰世界的无措,当然了,更多是对无限可能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