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rotherFive@新浪微博
写完上篇之后,无论在微博上还是微信上,引起了一些反响。与其说是说翻译,还不如说是在吐槽中国翻译教学及其体制。
由于最近确实琐事缠身,所以无奈拖欠很久。以下言论只代表我的意见,偏颇之处,多望谅解。本篇要在批判和糟粕中寻找到一些精华,并提出创新之处。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翻译教学和翻译行业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不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科生的翻译教与学。
中国素来有“八大”外国语院校,90年代有翻译专业的还不多,一般只有北外和上外有此专业,而且也以研究生居多,本科较少。
北外大约是在21世纪头几年才有了翻译专业本科,若我没有记错,翻译专业的博士点是在2010年才有的。北大、武大和浙大都是研究理论出名的,翻译实践的教学一直不在北外和上外之上。若拿专业院校的翻译专业来说,口笔译、听译、视译课程一般都有。
北外英语专业一直尝试在本科三四年级分科教学,分为语言学、翻译、国家社会问题研究和文学方向,毫无疑问,一般翻译方向能有不错的实践机会,这一点十分值得借鉴,但是大量的师资和丰富的人文底蕴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确实有很多不便多说的地方,北外也确实存在很大的断层问题,不知别的外语类院校是否也有此问题。老教授仍然工作在第一线,虽然有很高的水平,但是某些教学思路和方法确实和时代有些脱节,年青一代的教师积淀差得很远。
教精读必须得有点底蕴,靠一帮刚毕业的博士生这活估计很难干好,再说现在博士的质量,只能用呵呵来形容。所以老教授们经常用“一代不如一代”来形容我们外语学科的发展与继承。
记得我二外学西班牙语时,最早的老师叫武沪信,可能有人知道,年岁很大了,是董燕生的学生,后来又跟随董燕生学了,才知道原来董老师才是西语的鼻祖,曾经获得过唐·吉诃德勋章。董老师上课曾说他的老师是国民政府第一任驻秘鲁大使,后来国府迁台了,才回到北外来教书。
50年代那会儿,他们的老师只有四个,三个是外教,一句中文不会,上课靠比划,这样语言也就学好了。董燕生老师编写的《新编西班牙语教程》,相信只要学西语的孩子都一定都知道吧。所以,拿西语系的老师来做例子,是想说:我们的翻译本科教学太缺乏这样的大师,也缺乏如此修养深厚的老师。
我们现在翻译教学的模式,根据我在一些学校听课的经验,笔译基本是三年开设的课程,分汉译英和英译汉,这是师资力量比较强的。不强的,只有笔译。这些老师大多数没有任何翻译经验,即使有一点也只是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经历较少,甚至大多数二三本院校的老师都是教精读出身的。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都别玩聊斋。真当了老师才知道,不是你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的,这得和系主任及各方面的因素相结合。系里老师分很多种,以后有机会专门写一篇来说这事。我曾经在一个学校代课,还是个211的学校,英语系笔译课是系主任上,口译课是听力老师上,一直这样过了两年,原因是这个系主任以前是教文学的,教翻译的老师走了,为了体现自己的高大上就去教了翻译,结果你们懂的……
最要命的是,这个系主任还好色……又说多了。笔译课程的模式基本上沦为找本教材,从第一章读起,读一个学期,找几篇文章,放个PPT,翻半个小时,读读答案,结束。他不想教,主要是因为肚子里没货;你不想学,是觉得他不是个玩意儿——教学相毁的典型。
再说说口译。口译基本四年级第一学期开的多,教的老师五花八门,就我知道的还有教“英美国家概况”的去教口译,结果这一学期,嚯,全是英美国家了!但是教听力的居多。谁都会教听力。拿着光盘,放录音,天天放,月月放,听不懂再来放,最后出答案。后来当了老师,一琢磨才知道听力是最好教的,口译也是最好教的。口译为什么没学好?是因为听力太差。听力为什么没学好?你自己没听好。所有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最后,口译专业成了没专业。打心底说,我佩服那些能把听力教好、讲明白的老师,除了段子之外。
有人说,这是不是又在吐槽,没有解决的方法呢?实际上不是。因为在这些奇葩当中,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和领悟的精华,要不怎么他们在高校教了翻译专业,当了老师,而你没有去成呢?
实际上,对于本科的翻译教学来说,选择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但要看是什么书。张培基的书太老,李长栓的书太难,单其昌的书看不懂,曹明伦的书就是在骂街等等吧,还有那么些博士们论文出的书,恐怕都不是正道。
多为学生想想,才是正道。一个本科生毕业之后,从事翻译工作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多从了解翻译的角度出发可能会更加合适,教师若能从实际的角度,为学生讲讲考试,或是实际的翻译运用,特别是从语法、词汇、语言差异等方面来做,可能会更好一些。
而学生自身,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学习,或者说更加功利的角度学习会更好。参加一次考试,可能会强化学习的动力。现在学生的学习动力,真是不如我们那个年代。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还谈论过康德、维特根斯坦、休谟、斯宾塞等等,至于现在……
别天天上课都是文学翻译,搞一些让学生听不懂的东西,那是文学老师的事,和翻译老师联系不大,除了你想成为许渊冲。我还想成为程镇球、过家鼎呢!可这不是想成什么就是什么的。作为学生,一方面要明确一点:再烂的老师也有比你强的地方,人家能博士毕业,你要能博士毕业,那也可以。不论人家研究什么,总归学了那么点,别谁谁都看不起,“这老师也不行,那老师也不行”,这都是培训学校惯出来的臭毛病。
大学里可不惯着你了。你受不了了,仔细一想,大学课程也不便宜吧?所以,别人讲得再差,也有你值得学的地方(就如我的文章写得再差,也有你值得骂的地方)。所以,传统不能丢,高校要博士当老师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学期一个博士讲一种翻译理论,一个博士讲一本著作,也是成功,至少让你知道了有翻译理论这个东西,让你知道了文学可以这么研究。本科生要吸取这些老师身上的优点。都是缺点,他也上不来。
再说口译中的精华。有人说,老师不讲方法,就是放片子。对啊,我们当年也是这么学的,老师放,你来练,好像连培训学校也是这么弄的。要是有方法,口译书为什么后面都有光盘呢?还不是让你练吗?
所以,没有捷径可走,先把他发的那点教材搞明白。听不懂首先是自己的问题。一个湖南人站你面前,一个句子说一万遍,该没听懂,还是没听懂。这和次数无关。听说系统与读写系统完全不一样,一种声音没有出现在脑海里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你能够识记的符号。老师只有先把这些音节的连读、强读、弱读、略读等等都揉碎了,讲明白了,你才能知道。
哦!美国人、英国人或是澳大利亚人原来是这么读的,连起来是这么读的,遇到这种环境是这么读的,以后再出现这些读音便发现不是问题了。老师和学生若能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互动,则是浑然天成、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而现在……我忍住不骂街,所以学生嫌弃教师,教师嫌弃学生,课程的形成基本处于崩溃的边缘,培训班却挣了无数的钱。从现有体制当中能捡到的不错的东西,就是要灌输给你一个概念——练!这是唯一的捷径,也是唯一的途径。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但是学翻译本来就是个挺下三滥的专业,本科学翻译你再不好好练,以后出路何在?博士们都失业,更何况本科,所以别磨叽了,好好练吧!说一句假大空的话,博士们站上讲台,也别再祸祸孩子们了,其实都挺不容易的。
第二、研究生的翻译教与学。
很多人问我,学文学、学语言学的、学英语教学法的、学翻译的和学商务英语的到底在研究生毕业后有什么不同呢?
我不知道不同,但是我知道相同点,就是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只给颁发两个学位,一个是英语语言文学,另一个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翻译学,那是高大上的翻译研究,都是北大、武大的同志们弄的,和一般外语院校的翻译专业没什么关系。
由于学科建设的不清晰,而导致了教师随便教,学生随便学,硕士就成了混个学历的东西。为什么要上硕士?是因为你本科毕业没工作。为什么读博士?是因为硕士毕业你没工作。小学毕业你要有份五千一万的工作,你还上中学吗?研究生给你三千就给你脸了。以为天天刷微博,上微信,看着大学士晒饭局,知识就来了?
靠考试前一点时间做的事,永远不牢固。靠学历想去挣钱,更是扯淡。婊子长得难看还和别人说心灵美,拉皮条的估计都不会找你。所以,英语这个大范畴之下,学什么都是一样的。
我们那时候学澳大利亚研究的、英国社会问题研究的、语言学的,都去当了翻译,而学翻译的最后干了公务员,天天看外电外媒的东西了。
从运用的角度来看,研究生本身就要有一定的创新和研究能力,再结合翻译实践这个角度来看,MTI(翻译硕士)初衷是好的,结果好心办了坏事。一帮不伦不类的人上了讲台,一帮不三不四的人进了教室。这就是我经常说的“低效率两性循环”。一旦高效率,这些人统统死光光。
由于中国人多而导致很多人能不死不活地活着。要在西方社会,估计早已退化成蟑螂了。
所以,学什么不重要的,学好什么才重要。
既然办任何专业的初衷都是好的,那么进去的学生也必然是想学好的。
到了研究生阶段,基本上靠自己了,其实学英语的有多少不是靠自己的?依靠老师,我基本不信。所以,翻译专业的学生应该基本具备的素质就是多实践,把专业和行业相结合,做一些定向的翻译实践。
先别提钱,先把事做了,做好了,你才有资格提钱。还没出道就想红,估计永远也难红。多向老师讨教,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翻译的。
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一直觉得翻译是个口传心教的行业,并不是一两本书就能说明白的行业,更不是一两种资格考试就能替代的行业。所以,这些传统中的精华我们一直要继承下去。一个行业的兴旺发达需要有人努力,有人牺牲,光想着挣钱买房买车,那迟早所有的行业都要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