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 | 翻译学习的困难与对策

 由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所写的一系列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提到了一种虚构鱼形机械生物——巴别鱼(Bable Fish)。将这条鱼放进自己的耳朵里,它就能为你翻译宇宙中任何一门外语,凭借其多语种的优势,比当今最专业的同声传译还要厉害。

当然,这种神奇的生物,目前只能在科幻小说中出现。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快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就会在不断的更新迭代中不断进步,甚至有可能完全替代人工翻译,把“巴别鱼”带入现实生活中。

巴别鱼

最近,谷歌翻译推出了全新神经网络翻译(GNMT),该系统克服在大型数据集上工作的挑战,不再将句子分解为词和短语独立翻译,而是翻译完整的句子,使得误差降低了 55%-85% 以上。目前这项技术已运用于GoogleTranslate的汉英翻译。

有人惊呼:“作为翻译,看到这个新闻的此时此刻,我理解了18世纪纺织工人看到蒸汽机时的忧虑与恐惧。”无疑,机器翻译的进步会给译员带来巨大的挑战,刘和平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翻译学研究所所长)这对这一热门新闻,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翻译和文化

刘教授首先阐明了翻译的定义——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加以表述。学习语言是获得一种语言交际能力,即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学习翻译则是用所拥有的双语能力进行跨文化交际。

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刘教授分享了一些妙趣横生的例子,证明“翻译能带来和平”这一论点。没错,好的翻译可以有效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可以建立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达成双方共识,实现交流目的。刘教授强调,作为翻译学习者,应该对源语(Souce Language,简称SL)和译语(Target Lagugae,简称TL)两种不同的文化非常熟悉,这样才能保证译文的准确性(Accurancy)。

欧盟的明星翻译家— 伊科诺姆,曾说:“ 语言是一把钥匙,反过来,如能深入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就能更快地掌握那把钥匙。”

事实上,不同文化有不同文化的特色,有些词汇是某种文化特有的,很难将其翻译出去,譬如在中文里,“秋老虎”、“豆腐”等词属于特色词汇,译者如果不将文化因素纳入翻译的考虑范围之内,就很难将这些词介绍给读者或者听者,所以文化和翻译是息息相关的。

而这,恰恰是机器翻译不如人工翻译的地方,因为机器对于信息的处理仅停留在表层,很难深入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如果将两者的翻译成果进行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机器翻译往往显得生硬、呆板,而人工翻译则会显得更加灵动。

也正因为如此,谷歌新推出的全新神经网络翻译,比较适用于翻译那些“英式”的中文句子,例如部分学科论文和人文社科类论文。这些论文往往逻辑明晰,用词固定,对于机器翻译来说,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翻译任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力。而对于那些文学类作品,机器翻译就会在人工翻译面前显出自己的劣势,常常在机械地处理过后,丧失了原文中特有的艺术美感和价值。

翻译伦理

除了对机器翻译的分析,刘教授还提到了翻译作为一门职业,有它特定的职业伦理和操守。翻译秉承保密、中立、诚实和准确的原则。要最原作者负责,对译文负责,对读者或者听众负责。这样才能在翻译的职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刘教授特别提到,在未掌握一定的翻译能力之前,巴黎高翻严禁学生在学习期间外出承接翻译任务赚取酬金。因为没有扎实的基础能力和过硬的翻译本领,直接进入市场往往就会造成翻译质量低劣,严重影响自己未来的职业声誉。

那什么是翻译能力呢?

翻译能力

简单地说,翻译能力就是语言+相关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如果细分来看,各个分支都有一定的要求。

翻译研究 | 翻译学习的困难与对策
翻译能力

在这些细致的要求中,有一项核心技能是每一位翻译从业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那就是——思辨能力。译者要根据交际环境,启动大脑中储存的认知知识去辨识听到或者看到的各种语言信息,同时对其进行加工分析,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方式将理解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加以表达。

在短短几秒钟之内,译者要迅速反应,在大脑间完成语言信息的转换,需要译者平时刻苦地练习。在长期反复模拟的过程中,能力才能不断地形成和巩固。譬如说,有些译员在离开会议现场之后,还停留在高度紧张的工作模式,当打开电视,看到新闻播报员在念新闻,不自觉地就开始跟着做同传,根本停不下来。

翻译挑战

众所周知,翻译是门高薪职业(至少过去是,尤其是口译从业者)但是译者面临的挑战也是非常艰巨。翻译从业者在大多数时候都不像电视剧《翻译官》里那样光鲜,相反,他们更可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挫折,有时甚至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突发状况,让人根本措手不及。

就拿口译人员来说,他们通常会面临三座大山——时间压力、环境压力和心理压力。

通常国际惯例是一场会议至少配备两名以上译员相互搭配,每名译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一定时限。超时间的工作会使得译员脑力不堪重负,会影响翻译质量,所以译者的压力巨大,以至于行业外人士对口译员都有一个基本印象——发量堪忧。没错,口译人员的高薪是建立在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之上的。

除了时间压力,他们还要面临着另一挑战——环境压力。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需求激增,高端翻译人才供不应求。与此同时,作为非翻译从业人员的大众,英语水平都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坐在观众席的听众,或者是捧着译本的读者,对于他们来说,很容易就挑出译者处理不妥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往往会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因为心里十分清楚,面对的人群可能都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能力水平,只要出一点错,就会被放大,甚至被人质疑专业性。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除了口译,笔译从业者同样会面临着其他的挑战。现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效率,翻译也是一样。很可能译员今天拿到了上千字的稿子,后天就要把译完的终稿上交。如果没有经过上千上万字的翻译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翻译任务。在这个时候,笔译从业者要学会熟练运用各种工具来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刘教授特别提到,随着社会对效率的要求逐步提高,翻译也开始衍生出众包模式,对翻译项目管理人才急缺。过去一个译员翻译一整本书的情况可能逐渐消失,而今更多的是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翻译任务的形式。

翻译学习的主要困难

讲完了口笔译人员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接下来刘教授着重从翻译学习角度出发,阐明了作为学生的我们,可能会遇到的一些主要困难——

(1)语言的基本功和文化修养

(2)快速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更新)

(3)抗压和适应能力

(4)书面或口头交际能力(专业交流,非日常生活用语)

(5)良好的心态和应变能力

(6)耐得住“寂寞”(训练500小时+500小时或者15-30万字)

(7)对外部世界诱惑的抵抗力

没错。翻译就是要“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如果没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足够的文化修养,那么你就不适合当翻译。如果不能够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敏锐地捕捉到行业的更迭和变化,并保持虚心的学习态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即便再优秀的翻译也会落后于时代,甚至被时代抛弃。至于书面和口头交际能力,那是不管任何一门行业,从事任何一个岗位都要求的基本素质,所以在此不再赘述。剩下的三点其实也都很好理解,翻译是一门技术,所谓技术就是要经过大量的机械重复的练习,如果耐不住寂寞吃不了苦坐不了板凳,那么翻译就绝对不会适合你。

思考与对策

既然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自己呢?

刘教授建议我们根据“从易到难,由短到长,由基础到专业”的原则去挑选自己的练习材料。从“听”到“说”到“读”到“写”,按照这个顺序踏踏实实把每一步做好,这样才能在点滴中进步。

她强调,我们一定要在口译练习过程中,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出现在哪里,然后不断纠正,反复练习。同时,她建议每一位学生都要养成动手下笔写日记的习惯。只有把灵感用笔记下来,你的想法才会留下痕迹,产生价值。你的语言水平才会在字数的不断积累中得到提高。第三呢,她认为光是自己孤军奋战是不够的,最好还能请水平稍高的人,能够对你的译文进行分析和指教,只有这样你才能进步得更快一些。最后,她建议学生要参加有价值的水平测试,知道自己目前在哪一个阶段,还需要做出那些努力,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提高。

(桑芙洛)